我昨天看了這部記錄片,令我想到另一部早前在香港觀看一部同志記錄片 - <<異路同途>>
它是講述一個香港G跟一個加拿大G在大學認識,然後愛上了,在加拿大結婚的記錄片。
儘管全片瀰漫著恩愛的氣氛,但卻完全及不上<<再見,我的新朗>>般刻骨銘心。

因為<<異路同途>>是全片講述一對夫夫如何從暗戀發展到婚姻關係,過程中(至少在記錄片中)沒有刻劃任何負面訊息,比如那個記錄片的導演就只採訪香港支持同性婚姻的教會、只剪取身邊人對故事主角良好印象的鏡頭、只留下主角母親毫無怨言地接受主角的鏡頭。當然,我們都渴望看到美好陽光的事物,而我樂於看到他們恩恩愛愛,唯這樣的片子太不真實、太美滿。它單純地只表現了光明的一面而不刻劃黑暗的一隅,本就是沒有對比,印象淺簿。

我看完那部片子的時候第一印象不是感動流涕,而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花這麼一段大時間製作一段毫無影響力的片子。坐在我座位的我的同學說:「果然,只有同性戀的愛才是真愛。」WELL,誠然,當刻我毫無感動。

沒有悲劇,就沒有震撼力。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殘酷,但卻造就了各個偉大人物,安妮、舒特拉等的出現。<<再見,我的新朗>>是部亦苦亦甜的片子,而我認為這樣處理也是恰如其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歧視和不平等的時候,如果只表現出陽光的一面是不是就等於蒙蔽了自己的眼睛,讓自己看不到,就像你所說---陽光下的陰暗裂縫。

卡夫卡曾經說過:我認為,只有那種咬你、刺痛你的書才該讀。如果讀一本書不能給我們當頭棒喝,那又何必去讀?難道是如你所言,為了讓我們快樂?天哪!就算沒有書我們也一樣快樂,而那些讓我們快樂的書必要時我們可以自己來寫。我們需要的卻是能像一宗痛苦的不幸一樣深深影響我們的書,就像我們愛之更甚於自己的人死去,就像被放逐至森林中與世人隔絕,就像自殺。一本書必須是一柄斧頭,鑿開我們心中冰封的海洋。我如此認為。

依靠悲劇來獲得動力的確痛苦,而我也不想像TOM的悲劇再度發生,但這部片子的確具有影響力。

樓主加油!
1

评分人数

  • mrwhite

TOP

回复 29# JimmyHo

大專時,我讀過電影課外課程,那時的老師看我們讀了一年電影便站在高地上,品評其他沒有讀過電影的人的評語,於是對我們說:「觀眾是電影的受眾,觀眾和電影人用不同的角度品評電影,沒有那個較好或較差。平常人可能會用劇情、演技等來評刻一部電影的優劣。電影人用剪接、音響、劇本來評刻,但所有評核標準同樣是組成電影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一次上課,這位老師便馬上播放一部電影,然後讓我們用一張紙寫下意見,我們全都沒有接受過電影課程,但他耐心地看我們的「影評」並作出分享。因為我們看到的有可能是最資深的電影人也看不到的。所有意見都值得尊重。現實有人419;有人長相廝守;有人孤獨終老,但如果你作為同志而又不分享的話,很多時我們便會傾向相信這個世界都是419,畢竟耳濡目染的力量太大。我希望看到的是不同身份地位的同志發出不同的聲音,而不是被其中最大聲音的洪流掩蓋其他更少數同志的聲音。

TOP

回复 51# Singleforever

在拍照時不斷向後尋找角度,導致摔下樓跌死。
第二個問題,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認為兩個人相愛根本不在於一紙婚姻文件,婚姻是異性戀創下的規則,如果真心相愛有沒有婚姻文件也一樣。簽了婚姻文件,更像是為了婚姻而相愛,不是因為相愛而婚姻,也間接默許了婚姻=相愛的文化。

TOP

本帖最后由 a98200 于 2014-9-26 16:52 编辑

回复 64# Singleforever

Tom又不知道自己會死,沒有人會在20多歲時就立下遺囑吧?
婚姻的確不代表愛情,但可悲的是在法律制度下,婚姻是保障情侶雙方利益的概念,而不是「愛情」,「愛情」在法院上毫無作用,特別是像Tom和Shane這類同性戀者,整個美國根本沒有案例可以參考,而且在任何角度,父母會比情人帶來更多同情,尤其是年邁的長者,因為長者通常被認為是弱者,你要爭取處理后事嗎,如果有一紙婚姻契約的話沒有人可以阻止。

我的確不該談我的婚姻愛情觀。我想導演想表達的意思是,死者已矣,無謂再讓同類悲劇發生,讓Tom成為一個警惕,像是安妮日記中的安妮,刻下納粹帶來的悲劇,讓人們感受不幸,防止以後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個人上,我可以本著「同性戀不用結婚也可以跟愛人活得精彩」地生活,Shane也可以放棄追究愛人的葬禮,帶著曾經有過的愛情的記憶活下去,但其他人呢?

法律一定要被制訂,儘管那可能不合「愛情」初衷。但有了法律,人們有了生活的指標,對逝去Tom的Shane來說,婚姻已經不重要了,但同性婚姻認可了同性戀者的權利。這無關個人的追求或是慾望,而是公平--法律的根本。

以前在新聞裡看到MH370失蹤後,家屬惆悵空虛,心理治療師會說:「葬禮是給生者的,因為生者要透過埋葬死者獲得心靈救贖。」

Tom的父母剝奪了Shane的這份權利,沒有法律也剝奪了這項權利。Shane可能已經釋懷了當初無法埋葬Tom的悲憤,但,何必要讓這種不平等繼續下去。

法律一定要被制訂,我個人不強烈追求同性婚姻,而早早制訂同性婚姻的荷蘭亦存在同性戀欺凌。但同性婚姻像是種子,它潛移默化,使以前英國同性戀被勒索的情況,到了我們這一代,已經為大多數人譴責,使我們可以在這裡侃侃而談同性戀,使日後的同性戀者過得比前一代好。所以我支持。

TOP

回复 67# Singleforever
看了兩遍片子後也覺得Shane做得太過了,Tom的兩老也許對愛沒甚麼追求(至少在片裡看不到吧..不知道),但Shane允許了這部片,還一味鞭撻他的父母(也許是導演剪接得好像對面父母那邊完全做錯了),完全將自己與Tom一家人處於對立,往後就不能夠再接觸到Tom的生活點滴,像是那些FB和個人電腦,都被Tom的父母關閉了。有時我會懷疑Tom的母親為何轉變得那麼快,明明一開始是接納了,後來就反面不認人了。是不是導演故意剪走了一些片段,好讓影片的主題更鮮明,不過我們也無從得知。

我也不喜歡婚姻,婚姻像是一個桎梏,將兩人綁在一起,本來應該是愛情維繫,但婚姻被引伸成愛,而婚姻又變質成與稅額、遺產相關的俗事。

TOP

回复 78# JimmyHo
你好像有點激動,看不太懂你說甚麼。
我覺得這部片的意義在於,他倆的故事能夠啟發某些會看「同志片」異性戀或腐女對同志更深一層的認識。而對於同志而言,他倆受盡挫折然後終成眷屬的會成為我們的希望,給予我們向上和追求愛的力量。有些人對愛情死心,T&S的故事會燃起他們的灰燼,使他們再次發光發熱,去渴望溫暖的擁抱。

Tom的父母的舉動某程度上會推動同志平權的運動。對於傳統的記錄片而言,這部記錄片某程度上是不合格的,因為導演的主觀太重,而且側重於支持同志一方的採訪。導演應該有他的思想,並將他的思想體現在他的作品上,但不應過份剪輯對自己有利的片段,而是用日常生活所能表現出對同志不公平的記錄,讓觀眾親歷其鏡,在鏡頭裡放大同志的感受,再讓觀眾自己思考,來突出同志平權的重要性。而剪輯素材來達到自己思想的作品,其實已經遊離於劇情片跟記錄片之間,並不是一部上乘的記錄片。

當然,我不是說這部作品不好,而是作為一部記錄片它渲染了太多個人情感。我可以在一部90分鐘的記錄片,在街上採訪支持同志的教會,去採訪何韻詩,去採訪同志團體,可這真的是「記錄片」嗎?記錄片的重要性在於各方都能夠參與,而Tom父母那裡無法採訪,其實不作任何評論會比較好,或許可以到TOM父母居住的地方附近採訪,都比只由Shane一邊的論點來得有力。

我的文字可能會詞不達意。我想說的是《再见,我的新郎/Bridegroom》未必是一部好的記錄片,但它是好片。And i am all for it!

TOP

回复 90# JimmyHo
你比我勇敢了。

TOP

回复 92# JimmyHo
現在好像要在微博留言等QAF抽到才會有邀請碼~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