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犹胜我的文字:断背山原著作者观影感想~【转载】

转自:http://post.baidu.com/f?kz=85687783

More Powerful Than My Words 犹胜我的文字

●原文:安妮普露 节译:关影

这篇小说于1997年10月13日在《纽约客》刊登时,我仍对之感到有距离。我料想会收到一些卫道之士的愤怒信件,反之我收到了一些男士的信,他们之中有些是怀俄明农场工人和牛仔,还有一些是父亲。他们说:“你说出了我的故事”,或“现在我了解我的儿子经历了什么。”

8年后,我依然收到这种令人心碎的信。当欧莎娜(Diana Ossana)和莫特瑞(Larry McMurtry)要自陶腰包购买这个故事的版权改编成电影时,我感到了困惑。

我不认为这个故事能拍成电影:对主流口味来说,故事中的性向太外露,“恐同”(Homophobia)的题材宛若烫手山芋,除非小心经营,而且好莱坞演员一般不大愿意演男同志,因此,要找到好演员非常难,更别说导演。基于我相信他们的写作技巧、电影经验,特别是莫特瑞对西部风俗和语言的了解,我签了合约。

短短几个月内,我便读到了他们的剧本,发展得很好,丰富了角色的个性,加入了些许幽默和新角色。剧本写得很好,但我的担心还持续着。

哪个制片会有兴趣拍这种关于怀俄明恐同的农场工人的同志故事?哪个演员有勇气接下这个角色?哪个导演会冒这个险?剧本会否被处理得支离破碎?

接下来几年内,有几个制片和导演出现,但他们全都有问题。很久以后,Focus Films产生了兴趣。他们建议李安执导,然后我想,一个出生在台湾的导演,可能是一个都市人,他能否了解怀俄明和这地方的地形力量?我不认为。但轮子已开始转动。我不知道可以期待什么,也尝试不要去想。

随后,我跟夏慕斯(James Schamus)和李安在纽约碰面。我感到紧张。我跟李安会有话题吗?能否打破文化藩篱?

我们微笑,谈了一阵,我对他说,我很害怕拍摄这个故事会把我带到禁区之内,而且害怕它会出轨。他说,他也害怕,要将小说拍成电影非常难。他说他的父亲最近去世了。我也想起我母亲几年前的死,那个裂开在世界的大洞,无法缝合起来。

我隐约感到,李安或许能够运用他的悲伤,将自己失去的感觉转移到这部描述两个无法解决问题的男人的电影之中,他或许能够呈现那份当我们必须接受情感上的巨创而衍生的忧伤和愤怒。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具有风险,而他想要拍这个故事,或许是为了创意上的挑战,又或者是为了,当你投入一项未知,但又难驾驭的计划中所带来的那种令人透不过气来的快乐。尽管这个关联微薄,总算正面。

后来,产生了一些争论。在小说中,阔别4年的汽车旅馆部分是故事的核心。在西斯塔汽车旅馆的会面中,他们的道路已无可逆转地铺展在面前。在李安脑海中的电影里,该部分的澎湃情感最好移到后面,融入最后一次痛苦的会面中。我无法理解,直到我在2005年9月看到电影,觉得这个安排非常有力。

虽然我知道电影和小说有不同的起伏和形式,知道跟面对是两回事。我曾写信为汽车旅馆部分说情但徒劳。故事不再属于我,它是李安的电影。因此我告别恩尼斯和杰克,继续我其他的写作。

观赏电影时,我并没有心理准备要面对情绪上的撞击。这些角色回到我的脑海,比之前更强更巨大。

电影可以比文字更胜一筹

有时作者不愿承认这点,电影可以比文字更胜一筹。我了解到无论李安出生在贝罗或新西伯利亚都一样。他了解人类的情感,并且不怕走入禁区。

电影扰乱了我。我感觉如同古埃及人制造木乃伊时,用一枚细小的钩从鼻孔钩出尸体的脑袋般,演员和工作人员,也从我的脑袋中拉扯出影像。

我对希斯·莱吉的感觉尤甚。他比我更了解恩尼斯的感受和想法,他以叫人震惊的力量演绎了这个贫困的农场小子。看到一些原属于你脑海中私密想像的情节,然后无望地尝试将之转成印在纸上的铅字 ,以一种压倒性的视觉效果进入你的视线时,是一种可怕的感觉。

作为作家,我经历了一场罕见的电影旅程:我的故事没有被破坏,反而扩大成巨大且扣人心弦的影像。

尽管大部分拍摄在加拿大的亚伯达(Alberta)完成,这部电影却非常怀俄明。电影的影象准确,观赏后数周内,我驾车穿越马德雷山脉。那是个无风,灿烂的一天,白杨树被秋之光点亮;狩猎季节而且已是饲养员将牛只和绵羊移向低斜坡的时候,以避开早到的风暴。

驶到拐弯处,我停下来让绵羊经过。山坡上的树群中,一匹马伫立着,铺盖卷绑在后面,枪在鞘中:后面有一匹驮马。看不到骑士。我以为我再等一会,会看到杰克或恩尼斯从树群中出现。我摇摇头,感到这想法有点疯狂。然后肯定这两个角色都不会出现。

除了地形风景,杰出的演绎,极好且精细的化妆技术来呈现两个角色20年的经历之外,一些小细节也赋予了电影一种真实性:在性爱场面中恩尼斯肮脏的手指;数十年不见的老旧高速公路路牌写着“进入怀俄明州”;杰克随着年纪长出来的肚腩;在痛苦的电话对话戏中,萝琳指甲油上的斑点;她母亲完美的德州人发型、恩尼斯和杰克在1970年代共享大麻而不是香烟;调转的衬衫;斑点满布的咖啡壶……。

看过这么多美剧,却越来越喜欢电影,说实话同志亦凡人这部美剧我到现在都没完整的看完,因为坚持不下来。。但是电影却完全没问题,两三个小时下来都没有关系,一个故事,一气呵成,诚然不如剧集更完整,但却是精华所在。
断背山我是因为喜欢李安才看的,喜欢这位华人导演拍出如此细腻的感情,在颁奖典礼上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同性恋的看法,。
我只与你一人有如此幻想,自你之后,再无波澜。

TOP

一部作品的成功,背后有无数人的默默努力,成功不是巧合,而是必然结果

TOP

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 也是目前止 唯一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   现实中希斯莱杰的离世 也让我心痛 怀念.........

TOP

《断背山》在那么一段灰暗的时期,给我一片生活的希望

TOP

今天早上第三次看完了BBM.阔别多年以后那种内心巨大的伤痛感再次袭来.即使昨晚整夜未眠,早上将电影看完之后回到床上,仍然无法好好地入睡.电影里明亮的天空,山脊和大片的草地上,两位主角的影像是那么的清晰,恍如昨天才发生的事.

看这篇影评的时候忍不住累流满面.电影中Jack的突然离去和现实中Heath Ledger的不辞而别像是一种呼应.虽然没有任何实质的关联,但却让BBM影迷们更多了一种心碎.

2005/2006年的第一次观影,年轻的我没有很好地读懂这个故事.两三年之后第二次看时,渐渐地明白了当中的一些忧伤.而现在当我即将走进和片中主角们一样的年龄的时候,我终于完全地被这个故事所感染融化了.

谢谢楼主远在接近7年前的转载,抱歉这声迟来的感谢,你的ID三年没有登陆,估计是不会再看到了.

谢谢原著作者和译者.这是BBM继影像和声音之后,在文字上又给我带来一次震撼.

TOP

很好的电影,很美的评论。

TOP

很好的电影,很美的评论。

TOP

我非常喜欢这种隐忍的基调。
希斯莱杰演绎的Ennis的笑容从来都是微微地扯一扯嘴角,角度小到令人以为他的面部肌肉从来都是僵硬的。
但是他有开怀地笑过,在断背山上,当Jack肆意地开玩笑时,当他们享受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时。
There is never enough time. Never.

TOP

兜兜转了两年,看了很多片,以为又害怕对bbm的感情会淡,
“驶到拐弯处,我停下来让绵羊经过。山坡上的树群中,一匹马伫立着,铺盖卷绑在后面,枪在鞘中:后面有一匹驮马。看不到骑士。我以为我再等一会,会看到杰克或恩尼斯从树群中出现。我摇摇头,感到这想法有点疯狂。然后肯定这两个角色都不会出现。 ”
读完这句话,被融化,尤其看完周末时光更甚,我知道,我回来了

TOP

作者那么大方地承认电影比原著更有力量,观众也是这么反应的,真的说明断背山的成功之处。
真的佩服李安,佩服希斯,佩服Jake。
当然也很佩服作者,没有她也不会有这部电影了。

TOP

作者那么大方地承认电影比原著更有力量,观众也是这么反应的,真的说明断背山的成功之处。
真的佩服李安,佩服希斯,佩服Jake。
当然也很佩服作者,没有她也不会有这部电影了。

TOP

我认为这是史上最好的电影,看的时候我流了很多泪,

TOP

回复 1# 侍卫官


    难得有电影和原著差不多的,一般看过电影后都会觉得电影要差一些,而这部电影应该说一点儿不差甚至更细腻。

TOP

1# 侍卫官


有所成就的人通常比较疯狂,敬《断背山》工作者们的疯狂~

TOP

我现在很敬佩安妮了, 这么坦白大方地给予电影这么高的评价. 说是话, 小说确实不是我的TYPE, 但是电影是.

BBM一定要赢OSCAR!!!

TOP

原帖由 苫布 于 2006-2-26 11:09 发表
我对希斯·莱吉的感觉尤甚。他比我更了解恩尼斯的感受和想法,他以叫人震惊的力量演绎了这个贫困的农场小子。看到一些原属于你脑海中私密想像的情节,然后无望地尝试将之转成印在纸上的铅字 ,以一种压倒性的视觉 ...


安妮的这篇观后感和她的小说一样细致感人……

TOP

观赏后数周内,我驾车穿越马德雷山脉。那是个无风,灿烂的一天,白杨树被秋之光点亮;狩猎季节而且已是饲养员将牛只和绵羊移向低斜坡的时候,以避开早到的风暴。

驶到拐弯处,我停下来让绵羊经过。山坡上的树群中,一匹马伫立着,铺盖卷绑在后面,枪在鞘中:后面有一匹驮马。看不到骑士。我以为我再等一会,会看到杰克或恩尼斯从树群中出现……


很喜欢这段话……好像我也在现场……

TOP

  • 三国群英传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