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引起很大反响的影片却被后人当做珠玉反复揣摩着,今天看来它可能是我们所能考证到的第一步真正意义上的同志电影。影片改编自同性恋作家赫曼·邦(Herman Bang)的小说《迈克尔》(Mikael,1916)。原著亦是一部同性恋小说,只是斯蒂勒在处理同志情节的时候变得艺术化了许多。片中的艺术家爱上了帮他制作雕塑的男模特,于是他收养了模特,任其挥霍自己的金钱,甚至容忍他与别人谈情说爱。直到影片的最后,艺术家死去,模特才明白原来死去的才是自己的最爱。情节的确非常老套!但是导演斯蒂勒表面上并没有刻意突出"同性恋"这样的概念,而是将这种同性感情描绘成一种类似于或师生或父子间的爱。《翼》充斥着大量浓重的同志情欲色彩,每当模特脱下衣服的时候,观众就可以通过透过艺术家的主观镜头欣赏到一个俊美的男性裸体。斯蒂勒在这里并没有简单地在字幕中打出"同性恋"之类的字眼,而是与同后来的意大利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拍摄《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1970)一样,采取了非常艺术化的手段来讴歌男性的美。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创作态度。就像极少有人嘲讽另一位同志艺术家米开兰基罗的作品一般,在艺术的范畴内,美学和同性爱欲总是能在世俗中找到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点。
有意思的是八年后,丹麦电影大师卡尔·德莱叶(Carl Theodor Dreyer)根据赫曼·邦的小说重拍了这部电影,并取了原著的名字《迈克尔》(Michael,1924),这也是片中那个模特的名字。这个时候的德莱叶已经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直接在影片最后让那个艺术家喊道:"我可以瞑目了。我已拥有过最完美的爱!"影片在英国上映的时候
"我可以瞑目了。我已拥有过最完美的爱!"(出自:《Michael》剧本)
取名《心灵的欲望》(Heart's Desire,1924),不知是否是对同性爱的一种定性。而到了美国则干脆叫《同性恋》(The Inverts,1924),由于这个最初定的名字根本无法通过审查,便更名为《第三性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hird Sex)并冠以"科学讲座"的名目供一些医生和学者观赏。实际上,想看的人还都是看到了,按今天的观点,"科学讲座"似乎有些类似国内大街上的"少儿不宜"一样,反而成为了故事本身的反讽和卖点。
《翼》值得作为第一部同志影片而被纪念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剧的主要创作人员:从导演、编剧、场景设计